BBC News, 中文 - 主頁
Top story - Zhongwen
周庭、黃之鋒、林朗彥就香港“反送中”非法集結案認罪被判收押會帶來什么影響?
香港一家裁判法院接納三人就“煽惑參與非法集結”等認罪,三位面臨最高三年監禁。
新冠疫苗:牛津疫苗研發成功 三種疫苗各有優勢
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雖然保護率沒有另外兩種疫苗那么高,但價錢便宜,容易保存,能夠輕松運送至全世界各個角落。
龐貝古城 維蘇威火山灰下出土兩千年前主仆遺骸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掩埋了繁榮的龐貝古城。最新出土的這兩具男性遺骸的身份如何確認?
共和黨重量級人士呼吁特朗普承認敗選
有共和黨人形容,特朗普法律團隊的行為令國家難堪,不能夠繼續裝作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有發生過,呼吁他不要再打高爾夫球,承認敗選。
G20峰會促疫苗公平分配,中國提國際“健康碼”引爭議
各國領導人在網絡會議后發表公報稱,將“不遺余力地”確保全球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并公平地獲得”新冠病毒的診斷和疫苗。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部分會議,強調與其盟國立場不同的觀點。
那塊沒能賣出180萬美元的印度尼西亞隕石
這是一個占據了全球各大頭條的故事。一顆隕石穿透了一個印度尼西亞村民的屋頂,結果竟然價值百萬美元,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華為賣掉手機子品牌“榮耀”,開啟求生之路?
這家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制造商和第二大手機制造商似乎被迫走上"求生之路",第一步就是賣掉手機子品牌——榮耀。
性、欺詐和封口費:平民特朗普可能面臨的6起官司
性、詐欺、封口費……特朗普因為美國總統的身份而享有司法特權,但是恢復普通人身份之后,他有可能會官司纏身。
間性人的自白:“我是一個會來月經的男孩”
間性人是一些同時擁有不同性征的人,他們很多時小時候就被父母或醫生強行決定其性別。三個間性人接受BBC訪問,分享了他們的掙扎和尋求自我的故事。
新聞專題
特朗普爭取連任“讓美國繼續強大”,拜登聲言“為國家靈魂而戰”。BBC中文與你緊貼這場在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下舉行的美國選舉。
BBC中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全面報道和分析。
必看
“與龍相處” BBC記者探究美國大選后的英中關系走向
美中關系在過去四年迅速惡化的同時,英國與中國的"黃金時代"也成為過去。隨著美國選出新一屆政府,英國在美、中之間如何自處?
英格蘭解除防疫封鎖后仍會嚴控 不一樣的圣誕節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 )將公布12月2日防疫封鎖結束后更嚴格分級防疫的詳細計劃。
新冠疫情:女性CEO應對得更成功嗎?
"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欣賞職場中的女性領導力,希望這種情況會一直存在下去。"
新冠疫苗突破,美國大選余波,奧巴馬專訪和本周更多精彩故事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網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BBC中文帶你一一回顧。
大西洋謎團:“殺人鯨”莫名其妙結伴“騷擾”帆船
虎鯨又稱“殺人鯨”,但是虎鯨以前調皮頂多就是偷吃魚竿上的金槍魚,現在居然成群結隊去糾纏帆船,這種怪異行為科學家也沒有確切答案。
臺灣金馬獎: 本土影人成最大贏家,香港電影表現亮眼
最佳影片由臺灣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獲得,該片導演陳玉勛亦拿下最佳導演, 以去年香港“反送中”示威為題材的《夜更》拿下最佳劇情短片。
美國大選后續:挑戰計票難奏效后特朗普還能扭轉結果嗎
繼續留任的大門正在關閉,特朗普似乎正在轉變推翻選舉結果的策略,由法律挑戰轉為更加長遠的政治賭博。
中美貿易戰:拜登的新戰役和新武器
既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妨讓我們擺開沙盤,邀請專家,考慮各種新變量,推演這場貿易戰的演變和終局。
英國大幅增加軍費 建設“歐洲最強海軍”、提升未來戰爭技術
英國此次宣布的新增軍費增幅為冷戰后最大,力爭恢復“歐洲第一海上強國”地位,并加強對未來戰爭技術投入。冷戰后,國際角逐激烈,導致大國軍費開支劇增。
新聞時事 趨勢動態
英國公布新能源革命規劃 對中國有何影響
英國首相約翰遜公布新能源規劃,再一次提前禁售柴油和汽油車。這對中國有何影響?
新冠疫苗接種在即,你該了解的四大問題
各國對新冠肺炎疫苗研究接近終點,但在開展大規模接種計劃前,仍然有多個問題需要解決。
電子郵件碳足跡:少寄幾封電郵能否拯救地球
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每個人都能少發幾封電子郵件,不但能節省時間,還能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
視頻, 三千人民幣有售——非洲肯尼亞的黑市嬰兒買賣, 節目全長 11,24
BBC《非洲之眼》欄目揭秘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兒童販賣黑市,這里一個被拐兒童賣價只有約460美元(3000元人民幣)。
數字裝置不利兒童大腦發育 下一代人智商恐比父母更低
法國神經科學家說,由于數字裝置普及和屏幕時間泛濫,今天的少年和兒童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智商比上一代更低的世代。
臺灣“親中”媒體中天新聞臺換照被拒 引發“打壓新聞自由”爭議
臺灣廣播電視主管機構周三作出決議,對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中天新聞臺不予續牌,這是2006年臺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間接關閉電視新聞頻道。
人貓情未了:手機翻譯程序幫你聽懂每聲“喵”
你家的貓喵喵叫,你聽得懂它想跟你說什么嗎?“救星”來了。現在,有一款手機程序號稱能“翻譯”貓言貓語。
收聽, 澳洲經濟的隱憂 (粵語), 節目全長 5,31
【BBC時事一周(粵語)——華人談天下】澳洲逐步放寬各種防疫措施,BBC中文駐澳洲特約記者周志強說,雖然很多方面已經恢復常態,但是仍然有擔憂的地方。
英國智庫:中國海軍萬噸大型驅逐艦“性能超過美日”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報告說,中國新型萬噸驅逐艦性能超過美日同類艦,但仍不算是改變游戲規則的武器……
知識資訊 觀點角度
歐美歡呼新冠疫苗曙光 中國品牌出海面臨審視
在疫情嚴重的東南亞各國及巴西等地,中國疫苗開展了臨床實驗或大力拓展市場,但也遭到種種阻力。
美國大選引爆香港輿論場, “黃絲”和“藍絲”的憂和愁
拜登宣布當選,令許多特朗普在香港的支持者失望和不滿,但親建制的陣營并沒有慶祝,反而對拜登管治下中美關系同樣不予厚望。
英美澳加新五國聯合聲明:北京有預謀禁絕香港反對聲音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中國撤回人大常委會決定,即時恢復四名民主派議員資格。
英國脫歐:時間所剩無幾 談判進展到什么地步
英國脫歐過渡期還剩大約一個半月,協議還沒達成,談判進展到什么程度了?
香港海龜“吞下了塑膠手套”, 海洋污染中求生的瀕臨物種
專家和環保團體認為,有關研究顯示香港有需要關注海洋塑料垃圾的問題,港府正計劃擴大位于南部的一處綠海龜產卵地。
臉書要求內容管理員重返辦公室遭強烈反對
全球超過200名Facebook工作人員指控該公司不顧新冠病毒風險,強迫其內容管理員返回辦公室工作。
威廉王子歡迎就BBC戴安娜采訪進行新調查
BBC已經承諾,針對《廣角鏡》節目與戴安娜王妃訪談的一系列事件,該機構將“得到真相”。
G20峰會看點:特朗普是否出席、中國的機會與“本世紀最大的交易”
本次G20峰會能否發揮多邊機制的作用?抑或仍受到提出本國優先的特朗普政府的影響?BBC中文為你梳理本次峰會的關注焦點。
波音737 Max兩起墜機事故停飛后將復飛 它安全嗎?
印尼和埃塞俄比亞的波音客機墜機事件相隔不到五個月,共造成346人死亡。世界各地監管機構隨后下令停飛737 Max。
美國大選前后,臺灣的“特朗普熱”與“拜登焦慮”
BBC中文分析臺灣人為何對拜登當選感到焦慮,以及臺美外交以及軍事來往的未來走向。
特別推薦
非洲“小中國”埃塞俄比亞瀕臨內戰:導火索、大背景和一帶一路
曾經多年學習中國發展模式并且接受大量中國投資的非洲大國埃塞俄比亞最近面臨大規模內戰風險,這里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在非洲的重要站點。
美國新冠確診超1100萬,拜登促盡快交權以拯救生命
拜登說,分發疫苗是一項“非常非常大的任務”。如果他的團隊必須等到1月20日他的總統就職典禮才能開始工作,他們的工作將落后一個多月。
奧巴馬專訪:修補社會撕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認為,單靠政客不能解決國家目前兩極化的情況,大家也需要在一些事實上達成共識,才可以開始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視頻,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什么時候能夠準備好?, 節目全長 2,12
在沒有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下,疫苗被認為是讓全世界生活恢復正常的關鍵。
全世界唯一的“白長頸鹿” 身上裝了GPS追蹤裝置
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唯一幸存的“白長頸鹿”,最近身上被安裝了GPS追蹤裝置,希望能將阻擋非法盜獵者的獵殺。
官方報告指澳洲精銳部隊曾在阿富汗殺害39名平民
澳大利亞國防軍稱,這些犯罪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存在于一些軍人之間的不受約束的“戰士文化”。
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其與新加坡的“旅游氣泡”首當其沖
香港政府部門周五(20日)援引專家表示,本地出現新冠病毒“第四波疫情”。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形容,疫情是“來勢洶洶”。
中國人“終于擁抱牛奶”的心路歷程和科學原因
過去幾代人,中國成年人大多不喝牛奶,認為那是兒童和老人的“專利”,現在中國人終于“擁抱牛奶”。為什么用了這么久?
收聽, 追憶燕子南飛(粵語), 節目全長 5,50
【BBC時事一周(粵語)——記者來鴻】夏天在英國的燕子,九月、十月都飛了去南非。自然歷史記者摩斯回憶起他趕去南非迎接這些“似曾相識”的燕子。
新冠疫情再度爆發,美國面臨漫漫長冬
美國大選近期甚囂塵上,許多人對新冠的關注度或許下降了,然而,疫情在當地卻愈趨嚴重。BBC六張圖表幫你看懂美國疫情的再度爆發。
播客精選
《時事一周》(粵語)
最新節目內容(21-11-2020):特朗普政府撤走大批中東駐軍;商業太空運輸起步;普京立法保護退休總統的玄機
拍紀錄片遇到難題怎么辦
在拍攝現場遇到意外情況時,優秀的制片人會怎么做?如何讓你的報道引人入勝?
數字新聞
新聞的制作和消費日益數碼化,您擁有足夠的知識和工具來適應這一趨勢嗎?
廣播
在當今的數碼時代,廣播仍然擁有龐大的聽眾群。但是,要繼續吸引聽眾,我們需要哪些必備的技能呢?
電視
如果能夠有效使用電視這種媒介,就可以用聲音和圖像傳送大量的信息。
英漢金融市場詞匯
有關金融市場的英文詞匯繁多,而且中港臺之間差異甚大。 BBC為你編撰詳盡對照表,方便使用。
瀏覽協助
代理服務器和翻墻軟件
如你在登錄BBC中文網時遭遇困難,請試用代理服務器。